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11:31:44   浏览:954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政府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濮政〔2010〕4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濮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六日

濮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切实解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持社会稳定,根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劳社〔2008〕19 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被征地农民是指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时享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且被征地后人均耕地0.3亩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三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年满 16 周岁及以上人员,均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
第四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水平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 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县、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县、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的指导、监督;县、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业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不得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或者提取。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参保对象的认定程序:被征地农民个人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村小组)或社区居委会初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研究公示,县、区劳动保障和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确定,报当地政府备案。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所在村集中填写花名册,连同缴费金额(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经村民大会或村民议事会讨论通过并公示后,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然后统一到县、区养老保险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第八条 被征地时已年满 16 周岁不满60 周岁的人员,在城市规划区内,已在城镇企业就业和已转为城市户口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可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九条 按本办法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员,随着就业状况的变化,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积极组织其参保、续保。
第二章 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第十条 被征地农民以参保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缴费基数。
(一) 参保人员已年满16周岁至60周岁的,按照参保当年缴费基数的1.5倍一次性缴纳180个月的养老保险费;
(二)参保人员参保时年龄在61—69周岁的,按照参保当年缴费基数的1.5倍一次性缴纳相应月数的养老保险费,即在年满60周岁的基础上,年龄每递增1 周岁,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数递减12个月;
(三)参保人员参保时年满70 周岁及以上的,按照参保当年缴费基数的1.5倍一次性缴纳60个月的养老保险费。
第十一条 参保人员按第十条测算的当年缴费标准30%的比例缴纳,村集体补助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年缴费标准40%的比例缴纳,有条件的村也可全额承担。当地政府按照当年缴费标准30%的比例拨付养老保险补贴费。
第十二条 个人及集体负担部分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费用中抵缴,征地补偿费不足以支付的,由当地政府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补足;政府负担部分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不得从征地补偿费中抵缴。
第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前被征地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费用已经发给集体和个人的,可参照本办法参保,也可通过其他途径和办法妥善解决。
第十四条 征地单位应按照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各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社会保障费用标准的通知》(豫劳社办〔2008〕72 号)所确定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障费。
第三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 养老保险中心要及时为参保被征地农民核发《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手册》,并按照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和集体缴费组成,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息。
第十六条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支取,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当事人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手册》、身份证及相应的证明材料到养老保险中心办理退保手续。可将其个人账户本息部分一次性退还,并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
(一)出国定居,本人要求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
(二)户口迁移出本辖区,本人要求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
(三)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
第四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水平以达到领取条件时当地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1.5 倍发放。并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而调整。
第十八条 被征地时已年满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其养老保险缴费足额缴纳后,从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被征地时已年满16 周岁不满60 周岁的人员,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年满60 周岁时,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定,从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十九条 养老保险待遇先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支付完后,由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出现缺口时,由当地财政弥补。
第二十条 参保人员在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第二十一条 领取养老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养老金。领取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养老金。
第五章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个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计入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用于参保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金发放。政府补贴的资金计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用于弥补个人账户支付缺口及风险调控。
被征地农民养老金领取标准调整提高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和养老保险基金收益共同解决。资金不足时由当地财政弥补。
第二十三条 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转借或擅自将资金用于任何形式的直接投资。
第二十四条 养老保险中心开设收入户、支出户,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应当在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或者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设,并且在同一国有或者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只能各开设一个账户。
财政部门新开设或者变更财政专户,应当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个人、集体、政府补贴及征地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及时划入收入户。政府补贴部分由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统一办理,及时转入收入户。养老保险中心应当按照规定将收入户筹集的基金及收入户、支出户利息收入及时转入财政专户。
支出户应当留足相当于2个月正常支出的养老保险周转金,以确保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按时足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六条 养老保险中心应当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和实际账务支出,制定用款拨付计划,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用款计划审核无误后,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拨付手续。
第二十七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应当相互及时传递有关凭证,建立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定期对账制度,做到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账账、账实、账册相符。
第二十八条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除留足用于确保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费用外,其余部分可以由财政部门根据养老保险中心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由财政部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债券或者转作银行定期存款。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不得将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担保抵押。
第二十九条 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
(一)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金;
(二)按规定退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三)参保人员在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向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
(四)其他按规定应由基本养老金支付的费用。
第三十条 养老保险中心负责基本养老金的核算、收缴、发放、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后,未达到领取年龄而生活确有困难的,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就业的,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十二条 被征地时不满 16 周岁的人员,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待其达到就业年龄后再根据就业状况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障。
第三十三条 各乡(镇)、办事处要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领导,要指定专人负责,切实保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 2010 年9 月1 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1993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1993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1994年7月5日通过)

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1993年国家决算”的决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93年国家决算的报告》,经过审议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93年国家决算,批准财政部部长刘仲藜所作的《关于1993年国家决算的报告》。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建设厅《云南省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建设厅《云南省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建设厅上报的《云南省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城市住宅建设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住宅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改善住宅的功能与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居住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住宅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城市新建的普通标准住宅,不适用于高级公寓和别墅等高标准住宅。
第三条 城市住宅建设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遵守有关城市规划、住宅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贯彻与住宅产业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执行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安全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二)积极采用成熟、先进、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三)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
(四)确保住宅质量,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做到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美观;
(五)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建多层住宅为主,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适当建盖高层住宅;
(六)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适当考虑今后住宅改造的可能。

第二章 套型分类和面积标准
第四条 住宅套型划分应综合考虑住宅使用功能与空间组合、家庭人口数、代际关系、职业特征等因素。
第五条 住宅套型面积标准按下表分为四类:
---------------------
|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阳台计算建筑|
|类别| 2 | 2 | 2 |
| |m /套|m /套|面积m /套|
|--|----|----|------|
|一类| ≤55| ≥41| ≤4 |
|--|----|----|------|
|二类| ≤70| ≥52| ≤5 |
|--|----|----|------|
|三类| ≤90| ≥64| ≤6 |
|--|----|----|------|
|四类|≤110| ≥75| ≤7 |
---------------------
附注:(一)阳台计算建筑面积已包括在住
宅套型建筑面积标准中;
(二)各类住宅套型应有适当比例,
新建小区和单位的住宅应以
建设二类住宅套型为主;
(三)设有电梯的高层住宅,7至18
层的每套允许增加建筑面积
6平方米,19层以上的每套允许增
加建筑面积8平方米。
第六条 每套住宅应具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贮藏空间及阳台,三、四类住宅可设餐厅和书房。
第七条 各种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标准:
(一)卧室:双人间9平方米,单人间6平方米;
(二)起居室(厅):10平方米;
(三)厨房:4平方米;
(四)卫生间:3平方米。

第三章 功能与室内环境标准
第八条 每套住宅应独门独户,套内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合理。
第九条 住宅层高一般不应高于2.8m。
第十条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间卧室或起居室具备较好朝向和有效的日照卫生条件。
第十一条 每套住宅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单朝向的套型应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厨房和暗卫生间必须具备机械换气条件。
第十二条 每套住宅应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做到冬季保温,夏季隔热通风。
第十三条 住宅外墙、分户墙及楼板应满足隔声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 住宅室外装修应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设计,外墙面一般可采用清水砖墙、水刷石或涂料,外门窗采用钢门窗或塑料门窗。
第十五条 住宅内装修为普通标准:
厨房、卫生间、起居室的地面均为防滑地砖,其余为水泥石屑砂浆;
厨房、卫生间内墙贴瓷砖,其余均为普通粉刷;
顶棚为普通粉刷。
第十六条 室外装修及楼内公共部分以及厨房、卫生间装修应一次完成;其余用房根据住户要求做二次装修时,应与住宅建设同时考虑,同步进行,并保证不破坏建筑结构。

第四章 设备与设施标准
第十七条 设备、设施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预留安装位置,各类管线应集中隐蔽综合设计。
第十八条 厨房应按炊事操作流程要求,设置洗涤池、案板、灶台、碗柜或搁板,预留安装排油烟机位置。
第十九条 卫生间应设普通洗浴器、洗面器、便器(宜采用坐式),预留洗衣机位置。用水器具应设相应的给水龙头。
第二十条 每套住宅的水、电、煤气应分户计量,水表、电表宜设在楼层公共部位,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楼内公共部位设人工照明,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第二十二条 住宅共用天线、有线电视天线、电话管线必须设置到户。
第二十三条 有管道燃气供应地区,供气管道系统设计与施工应与土建同步完成,每套住宅应设燃气计量表。
第二十四条 楼层住宅应设阳台和晒衣设施;底层住宅应设露台和晒衣设施。
第二十五条 住宅应设置分户信报箱。
第二十六条 多层住宅不宜设置垃圾管道;高层住宅可设置垃圾管道,并设垃圾间。
第二十七条 住宅应设置纱窗。

第五章 建筑结构与安全防护标准
第二十八条 住宅结构体系应满足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要求。住宅建筑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二十九条 住宅结构设计应满足住宅空间可改性和灵活性要求,推广采用经济、适用的新型墙体材料。
第三十条 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第三十一条 住宅结构配件应标准化,并符合模数协调要求。
第三十二条 住宅分户门应采用安全防护门。底层住宅外窗及开向公共走廊的窗户应设安全防护设施。所有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不应破坏住宅立面和影响市容。
第三十三条 高层住宅可设置楼宇对讲系统。
第三十四条 阳台设计应确保安全,栏杆宜采用实心栏板,搁置花盆的顶面,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标准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标准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1997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