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档案工作的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6:02:46   浏览:834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档案工作的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档案工作的规定》的通知

1995年5月31日,外经贸部

驻外使(领)馆经商参处(经商室),驻马来西亚古晋总领馆经商室:
现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档案工作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单位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请于1995年8月31日前报部办公厅。

附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档案工作的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经济商务室)的档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经商参处(经商室)的实际情况及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经商参处(经商室)的档案,是指该机构在开展对外经贸工作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经商参处(经商室)要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管理好本单位的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 档案管理
第三条:经商参处(经商室)应有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档案工作,按照档案工作的规定,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协调、督促和检查。
经商参处(经商室)应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其职责是协助本单位领导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规定,承担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
外经贸部办公厅对经商参处(经商室)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经商参处(经商室)的档案要集中保管。各单位应将档案存放在安全和利于保护的地方,并制定应变措施。
非本单位人员借阅档案须经领导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
人员调动时,要清理档案材料,办理移交手续。
第五条:对在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提供利用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者,经商参处(经商室)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因违反档案工作的规定而造成损失者,应酌情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三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第六条:经商参处(经商室)在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日后工作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属于归档范围,主要是:
1.我国同驻在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协定、协议、议定书、会谈纪要、换文、合同、照会、最终结算确认书、交接证书、项目图纸等;
2.向国内的重要请示、报告、函电、以及电话记录等;
3.各项工作计划、总结报告、专题报告、简报、会议记录、决议等;
4.各项工作制度、办法、条例等;
5.各种统计报表、财会年度预决算报表等;
6.各项重要对外活动的照片、图片、录音带、录像带,以及领导人讲话,题词手迹等;
7.房地产协议、契约、产权证书、施工方案和图纸等;
8.有关机构变化、干部任免或调动的文体,以及雇用外籍职员合同等;
9.驻在国调研材料;
10.其他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七条:保管期限分为长期、定期两种。
第八条:密码电报档案和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分别按机要工作和会计工作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立卷归档
第九条: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正本应及时报送国内,由主管部门立卷归档;如因工作需要,可留存副本或复制件。
第十条:对需要留存的文件材料,应随时整理立卷,年终进行归档。承办人或兼职档案人员承担立卷工作,要根据工作需要及国外的特点,本着利于工作、保密、应变的原则合理立卷。
对长期保存的案卷,应装订并拟写案卷标题和填写卷内目录。
对定期保存的案卷,可不装订。
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案卷,要标明密别。

第五章 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第十一条:经商参处(经商室)应本着“留存数量不宜过多,保管期限不宜过长”的原则,定期鉴定销毁档案。对确无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应登记造册,经领导批准,由2人签字监销。
对本单位无使用价值的,但对国内编写史料、研究问题等尚有使用价值的档案,应同国内有关部门联系后送回。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二条:经商参处(经商室)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具体实施办法。
本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实行,1958年4月23日制定的《驻国外大使馆商务参赞处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即行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控甲型流感等的通知

卫生部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控甲型流感等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

  近期,一些国家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发展情况,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对防范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防控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决策部署,当前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优势,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同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今年4月14日,全国爱卫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同志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分析了当前爱国卫生工作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爱国卫生重点工作。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全国爱卫办于4月24日召开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防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委会会议精神,并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针对目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严峻形势,各级爱卫会要在已经部署的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已经采取的措施,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各成员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农业部门要加强牲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加强生猪防疫管理,做好应急准备。全力抓好人畜共患病、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开展污染源治理,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配合卫生部门对农户厕所进行改造;与环境保护部门一起,加大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督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环境保护部门要对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纳入到今年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宣传,不仅要让群众了解卫生知识,还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避免群众产生恐慌心理。铁道部门要针对流动人群聚集的站、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铁路建设工地的卫生管理,搞好铁路部门单位环境治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传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环境。教育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指导和督促各地学校改善卫生条件,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公安部门要密切关注疫情和社会动态,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疫情高发地区的治安管理,加强值班备勤,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要在组织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当中,继续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疾病作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社区开展健康、环保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的组织领导;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托幼机构、建设工地、流动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地区和场所的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重点地区,对于重点人群,要提供特殊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措施;要继续加强对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情跟踪分析机制,不断提高风险沟通能力,通过媒体,主动、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广泛宣传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在全国城乡广泛宣传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对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对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要传递健康信息,扩大健康文化的影响力,使人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当前尤其是要大力宣传以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为重点的基本卫生知识,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只要我们科学理性地应对,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并不可怕。使群众充分理解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与防控传染病的关系,引导广大群众尽量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和野生动物,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让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使群众自觉地投入到“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和树新风”活动中,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要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爱卫会全委会的精神,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各级爱卫会要组织成员单位和基层单位,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第2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对城乡环境卫生进行一次集中清理。重点清除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铁路公路沿线、车站、港口、农贸市场和居民生活区的垃圾,消除污水坑塘。在农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置,生活垃圾要做到集中收集、定点掩埋。有条件的地区力求做到“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要进一步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加强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重点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好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托幼机构、学校和农民工居住地的卫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的建设,树立典型,鼓励先进,积极引导各地加快城乡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步伐,争取在短期内使全国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较大改观,使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有较大提高,为防控各类传染病奠定坚实基础。

  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完善工作机制。爱国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卫生防病的基础,要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利益,是重要民生问题,要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各级政府要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爱国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多办实事。要积极支持爱卫会工作,加强爱卫会的组织建设,健全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为爱卫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城乡爱国卫生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采取有力措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使传染病防控和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更好地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〇〇九年五月三日


国家计委、农业部、化工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关于继续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应用“林丹”杀虫剂的通知

国家计委 农业部 化工部 等


国家计委、农业部、化工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关于继续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应用“林丹”杀虫剂的通知
国家计委、农业部、化工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局



国家计委、农业部、化工部、原商业部、卫生部、国家环保局联合以计工一〔1990〕469号文下达《关于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应用“林丹”杀虫剂的通知》后,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起用“林丹”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部分农林害虫,经济效益显著,环境影响达到
国家规定要求。为此,决定继续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使用“林丹”杀虫剂。现将有关规定重新明确如下:
一、由化工部负责发放“林丹”原粉生产许可证,指定天津大沽化工厂按国家标准(GB9559—88)组织生产“林丹”原粉,由国家计委和化工部共同规划其加工企业,并严格按此布点供应“林丹”原粉,投放市场的“林丹”和制剂必须由国家农药质量监测中心(或其委托的监
测单位)进行质量抽查监测,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和使用,同时应办理农药登记手续。
二、禁止在瓜果、蔬菜、茶叶、烟草、中药及其出口基地、出口农副产品作物上使用“林丹”;只限于荒滩飞蝗、竹蝗严重虫害的防治,也可在小麦吸浆虫害严重地区用于防治小麦吸浆虫。
三、“林丹”要作为特殊产品进行管理,每年国内使用量暂定为五百吨,具体需求量由国内贸易部、农业部、林业部分别于上年九月向国家计委(原材料工业司)申报,具体数量在年度计划中确定。产品调拨、经营按国务院国发〔92〕60号文中的规定执行。
四、为防止污染环境,严禁以“林丹”油状物、无效体和“六六六”原粉及其制剂进入社会,并由生产厂家出资,与国家环保局组织做好“林丹”使用区的农、畜、副产品中“林丹”残留量状况及对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



1993年7月3日